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英语 对外汉语 汉语言文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语言论文 > 对外汉语 >

中国茶文化与道家的关系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有关“文化”一词,学术界尚无明确解释。及至“茶文化”的定义,也甚是模糊。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不仅融汇儒释道三家精华,更是涉及科学、道德、审美、礼仪等诸多范畴。其千姿百态与盛大气象,令国人引以为荣,也令研究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本文仅从时间顺序剖析道家与茶文化之渊源,从精神层面谈及道家对茶文化之注入,试以阐明道家与茶文化深刻而久远的关系。本文所论之道家,是就其广义而言,指“古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以道为其核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1)它不仅仅包括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道家,还包括道教在内的崇尚老庄、黄老学说一切流派。 copyright paper51.com

一、最早与茶结缘的是道家

copyright paper51.com

翻阅现存的史料文献,有关茶的发现与利用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茶的字源,神农即传说中的炎帝。陆羽在《茶经》中关于茶的起源也作出如下说法:“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儒家崇尧舜,道家尊炎黄。炎帝神农氏乃道教敬奉的三皇之一,也是经太上老君点化的弟子。《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载有:“神农之时,老君下凡为师,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如此看来,这位与道家渊源深厚的神农氏,便是茶祖。那么从时间上来说,与茶最早结缘的,便是道家。 copyright paper51.com

而有关茶的起源地,《茶经》中这样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神农本草经》解释得更为清楚:“茶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中详尽记载了巴人助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册封后向周王朝缴纳的贡品中即有“茶”一事,这是我国史籍中关于茶事的最早记载。由此可知,巴蜀之域是我国最早进行茶事活动的起始地,而这一带恰恰也正是道教的真正发源地。东汉时期,张道陵在四川创立“五斗米道”,是为道教正式形成之始。从历史和发生学角度来说,道家对茶文化的影响确实要比儒释两家更占先机。 copyright paper51.com

茶最初是被当做药材来使用的,继而被用作食品、礼品、供品。此间的茶并未与人类的精神结合。但当道人将茶作为能轻身换骨、羽化成仙的饮品使用时,就赋予了茶除自然属性之外的精神特质,决定了茶将成为精神文化的一种。赖功欧先生有言:“药用不代表精神文化,而仅是一种生理功能;但对成仙的向往,则不仅是生理的变化,更是一种精神的向往,生命的热爱,永恒的追求。这种乐生精神的原始驱动力,导致了茶文化的诞生。”(2)也就是说,茶之所以形成文化,首先应归功于道家。 http://www.paper51.com

二、茶文化之形成得益于道家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自从庄子在《逍遥游》中阐发神仙“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后,飞升羽化、长生不死就成为道人的理想和终极目的。养生修炼被视为成仙的必然途径。为此,道家创造出了辟谷、吐纳、胎息、导引、服饵等修行方法,尤以服饵为甚。葛洪引《神农四经》说:“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中药养性,下药除病。”鉴于金石药饵冶炼的难度和服食的危险性,道家往往采用草木类作为药饵。而草木药饵中,道家视茶为最优。 paper51.com

相传太上老君修道昆仑,便是得茶茗服食以至长生久视。壶居士《食忌》曰:“苦荼,久食羽化。”《天台记》云:“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陶弘景《杂录》称:“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更是道出了“茶通仙灵”的道家饮茶观:“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茶生于山谷之中,其味清淡、苦寒,被道家视为有助于养身修炼之“上药”。 陆羽在《茶经》中也说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正是在养生修炼这一点上,茶与道家产生了最初的契合。道人纷纷以茶作为服饵,大大促进了茶叶的饮用与传播。茶自此从一普通的草本植物变为通灵达仙之神物。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被赋予了清淡、性俭、虚静等诸多精神特质。茶文化开始萌芽。

copyright paper51.com

由于道人重茶、喜茶,故而也会在自己修炼之所种茶。宋代白玉蟾《天台山赋》记有“释子耘药,仙翁种茶”,说的便是东汉末年,著名道教理论家葛玄在天台山种茶一事。葛玄是道教灵宝派及阁皂宗所尊崇的祖师,世称葛仙翁,“葛仙茗圃”便是他留下的重要遗迹之一。茗圃位于浙江省天台山主峰华顶归云洞口,遗址尚在,迄今已有1700年历史了。现如今,天台山华顶仍然产茶,所产华顶云雾乃浙江名茶。此外如青城山、武夷山、峨眉山、君山、衡山等地,既是道家理想的修道场所,又是著名的茶叶产地。道家对茶叶种植的推广及作用,可谓功不可没,影响至今。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唐代以前,有关道家种茶、饮茶的记载远远多于佛家,也多于儒家。乃至各类典籍,如东晋干宝《搜神记》、陶潜《续搜神记》以及《异苑》、《广陵耆老传》等书,均载有道教鬼神饮茶的奇闻异事。道家对茶的重视、对饮茶功效的认识,远比儒家、佛家要早得多,也深刻得多。茶在道人的服食过程中被赋予了精神特质,饮茶一习也渐渐地日常化、嗜好化,并逐渐向社会各阶层普及。道人对茶的看重与宣扬,不仅推动了茶叶种植、饮用的发展和传播,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导致了茶文化的诞生。 http://www.paper51.com

三、中国茶道与道家思想的融合 paper51.com

道家以“道”为名,其“道”先天地生,无形无相,衣养万物而万物归附。老子《道德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乃万物之本源;万物由阴阳两气相和而成,并在阴阳两气的互相冲突交融中形成新的和谐的统一体。既然万物由道而生,必然依道而行,此乃本性使然。故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究底,道家之道,便是“自然”之道。与我们通常所说的nature不同,“自然”指的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詹剑锋先生的解释极为恰当:“凡物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然,谓之自然。”(3)

copyright paper51.com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核心便是茶道。“茶道”一词首见于中唐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诗最后一句“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点明主旨,即通过修习茶道可以保全真性,道家仙人丹丘子深谙此理。当代学者余悦先生对茶道进行过系统的阐述:“作为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茶道是以一定的环境氛围为基础,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是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茶道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4)

copyright paper51.com

简言之,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三者的完美统一。具体来说,茶道由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构成。所谓茶艺,指的是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整套技艺;所谓茶礼,指的是茶事活动中的礼仪、规则;所谓茶境,指的是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指的是通过茶事活动达到怡情修性、悟道体道之目的。 http://www.paper51.com

道家“自然之道”的哲学观注入茶文化,成为茶道最直接的理论根源。它深深地渗透于茶文化的各方各面,并由形而上的“自然之道”落实到实用上,形成了茶道“贵生”、“崇真”、“尚柔”、“虚静”的精神内涵和美学理念,大大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

http://www.paper51.com

1、贵生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茶最早与道家产生契合,便是在修炼成仙这一点上,上文已有论及,在此便不重述。道家贵生,《太平经》载:“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一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贵生思想可见一斑。从最初的饮茶以求羽化升仙,渐渐演变成日常的养身怡情,道家的贵生思想为茶文化注入了功利色彩。在道家贵生思想的作用下,中国茶文化特别注重“茶之功”——即茶的保健养生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2、崇真

paper51.com

道法自然,便是要返璞归真。如《庄子》所言:“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也。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道家的“真”,指的是不事雕琢、质直平淡的本然状态。茶乃自然之物,其本性是自然的。赖功欧先生就指出:“凡对自然之物,都须以自然而然的态度对待之,以符合‘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基本原则,这是道家思想对茶文化贡献的最深刻的最根本的思想。”(5)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道家的“崇真”思想作用于茶文化,首先表现在茶的审美标准上。具体而言,是对茶的色、香、味、形四者的审美标准。以陆羽的《茶经》为例,其对上等好茶的挑选无一不闪烁着道家“崇真”的睿智: http://www.paper51.com

关于茶“色”,陆羽《茶经》曰:“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也就是说,自自然然生长、没有人工作用的野茶是最好的。

paper51.com

关于茶“香”,陆羽认为,茶本身就是香的,这种自然的清香才是“真香”。他反对“嚼味嗅香”,对通过添加香料来增强茶香的做法更是不以为然。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关于茶“味”,《茶经》中将茶味比作“醍醐”、“甘露”,正是取其无味乃至味的意思。茶入口时微苦,咽下去后回味确实甘者,才是真茶品质,或者说是一种自然隽永的味道。 paper51.com

关于茶“形”,陆羽认为茶的自然形态是“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即外形细长如笋、叶面卷曲的为好茶。这些茶因为鲜嫩的品质,所以在制作中很容易加工成各种形状,故谓之“此皆茶之精腴”,均是精美的上等好茶。

http://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