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英语 对外汉语 汉语言文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语言论文 > 汉语言文学 >

论宋词明月意象的审美文化内涵

在中国五彩缤纷的文学天地里,宋词以它自身独特的魅力,引领一代文学。它是中国文坛史上的一座巍峨的丰碑,一颗耀眼的明珠。然而,宋人笔下的词作,无论是缠绵忧伤的婉约词,还是雄浑旷达的豪放词,都有“月”这一意象的频繁出现。这一意象为什么受到宋人如此钟爱的程度呢?

http://www.paper51.com

考证“意象”这一术语,最早在《周易·系辞上》就能见到这样的说法:“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⑴,“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⑵。这里的“象”主要是指象征,“意”是指伦理,宗教的思想内容。与后来文艺评论里 “意象”的含义不尽相同,但也并非毫无关联。而较早把“意象”作为一个词语使用的是汉代的王充,他在《论横·乱龙篇》中说:“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⑶他认为在布上画出熊麋的形象,并非只是单纯地描绘动物的客观状貌,而是本身就包含着画者内心的意图。正如人们设置土牛、土龙和祖宗灵牌,明知他们不能耕种,不能致雨,更非真正的祖宗肉体灵魂所在,但是,虽知非真,示当感动。当制作土牛、土龙、木主和图绘熊麋时,人们是带者虔诚的心意并认为把灵性注入其中的;而拜祭看到土牛、土龙、木主以及画布上的熊麋时,也是视之为圣物而内心感动的。于是,制作者的创作“意象”,便蕴含着具有社会内容的“礼”,而绝非仅是土木形骸或熊麋的图像。从以上引证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意象是作者主观与物景客观渗透交融的存在,也即作者受思想意识感情支配,经社会及文化传统浸润,被客观景物形象激发,诸多元素在脑海中相融相聚,浮现为一个具体的影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copyright paper51.com

一、宋词“月”意象的运用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流淌在宋人笔下的月亮,已不是那个悬挂在高空与世人遥遥相对的月亮,而是带上感情色彩浓重的月亮。它广泛地应用于宋人的词作中,无疑把宋词推向一个更高的审美境界。月与情的融合在宋词中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归结起来,它在宋词中的运用主要有两种情况: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一是通篇以月作为吟咏或称赞对象的词;如被世人称为千古绝唱的苏轼的《水调歌头》: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出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http://www.paper51.com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