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舞蹈学 艺术教育 艺术设计 音乐 体育 美术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文体论文 > 艺术教育 >

浅论元江白族的历史根源及其音乐特征

一、       白族(元江)的族源: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他们勤耕善读,知书达理,有自己本身的优秀文化,同时吸取了大量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可见其文化底蕴的深厚,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枝灿烂的奇葩。白族绝大部分居民都说自己本族的语言,通用汉语文。元明时曾经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所谓“汉字白读”。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他们有自己的语言,都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文学艺术含蕴丰富多采。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与古代的羌人有渊源关系,善于经营农业和盐渍杜鹃花。 copyright paper51.com

    元江白族是一个经济都比较发达的民族,重视教育,善于经商是元江白族的突出特征,在社会文化习俗方面受汉族的影响很深,都普遍采用汉语和汉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只有族群内部才使用白族自己的语言进行交际。元江白族与大理剑川县白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元江白族是明清两代从剑川等地迁到元江因远地区的。

paper51.com

从僰人到白族,元江和大理地区的白族都自称“白子”或“白尼”,口语上的读音从古至今基本没有改变。历史上,白族的先民最早被称为“僰”,后来又称为白蛮,明清以来自称为“民家”,解放以后最终确定了族称为“白族”。白族是居住于云南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长江之南,从洱海到滇池的广大地区。先秦两汉的时候,这些生活在云南腹地的白族先民已经有了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渔猎活动亦较于活跃。这些生活在云南腹地的白族先民被称为滇僰,较早接受了汉文化。早期生活在云南腹地平坝上的白族先民已经和内地的汉族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到了秦代,由于开通了“五尺道”(从关中经四川宜宾下至滇中僰人区),从而导致内地商人与僰族发生了频繁的商贸往来,这样不仅提高了本民族的生产力水平,而且也导致了社会分化的日益明显。汉朝初年,在僰族地区已经明显地形成了统治阶级(奴隶主)与被统治阶级(奴隶)两个对立阶级。这种社会分化也使得僰族统治者能够顺利地接受了汉王朝的封官进爵,并能非常有效的治理被统治的各族人民。在僰族统治者承认并接受汉王朝的封爵的基础上,汉王朝进一步对滇僰地区的经营进行了管理。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王朝在原滇僰地区设立益州郡,西部设不韦县(今保山市),南部设来唯县(今越南莱州省内),开始实施移民屯田的制度,为驻守郡县据点上的驻军提供了足够的粮食,汉族移民逐渐进入原僰人的地区。汉族移民之所以能进入僰人区,是因为僰人的生产力水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原始氏族组织已经解体,排外性不强,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汉僰杂居的环境,造就了汉族进入僰族这样一个事实。实际上,从秦汉以来,僰族已经开始大量融入了汉族血统和文化。西汉年间在今云南保山市境内,曾有一批被称为“旧汉人”的僰人,这些人是汉武帝时为开发西南夷时,将一些汉族人口移入新设的不韦县进行屯垦的后代。在三国时代,这些滞留在僰地上的汉人,与当地的僰族联合起来,拥护蜀汉的政权,反对孟获等人的叛蜀行为,深为诸葛亮的器重,其驻地至今仍被称为诸葛营。随着汉族移民的不断进入并不断地与僰族融合,僰族的汉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汉武帝“募豪民田南夷”的政策推动下,汉族逐渐移入了云南。然后,汉地盛行的宗族制度也逐渐传播到云南,并演化行成大姓豪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夷帅领袖为主的地方割据势力,成为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最主要的地方政治势力的代表。三国时期,云南为蜀汉属地,地属南中或称宁州。在南中地区,由于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 大姓与夷帅割据势力之间分为拥蜀与反蜀两大派。在平定了反蜀的大姓和夷帅的活动之后,诸葛亮采取了在南中地区大力扶植封建化的大姓政策,采取各种政治手段和经济手段,迫使尚未归入大姓的村社自由民隶逐步属于大姓的部曲。然后一部分未被“僰”化的汉族农民和绝大多数僰族自由民都演变成为封建的汉族大姓豪强地主和已经封建化的僰族奴隶主的属民。在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驱使下,落籍的汉族和僰族终于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白蛮。所以白蛮既不是汉族,又不是纯粹的僰族,而是汉、僰两个民族相互融合的结果。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二、      白族(元江)的音乐特征: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白族的文化水平相对很高,人才辈出,各种音乐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传统音乐文化。白族的传统音乐可以分为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大类别,从音乐形态上来分析,各方言地区的传统风格独特,其特点各异,民间音乐是白族传统音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民间音乐、民间器乐、舞蹈音乐、说唱音乐(大本曲)、戏剧音乐(吹吹腔)等。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民间音乐: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白族民歌是其民间音乐种类最为丰富,最有民族特征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依据白族传统民间分类,白族民歌可以分为白族小调、白族调、叙事歌、汉调、风俗歌、儿歌、催眠歌以及那马人多声歌等。白族民歌较鲜明地保持着白族民间传统音乐的特点。由于白族和其他民族的长期交往,在音乐文化上相互促进交流融合,因此,在白族民间歌曲音乐语言的基础上,逐渐吸收和融化了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成分,从而形成了具有两个民族音乐特点的歌调。

paper51.com

(1)                 白族民歌的歌调结构常被称为“山花体”。每首歌的歌词皆为八句(其中第1句为衬词)或七句为一段,八句歌词的字数是7775,7775;七句的字数为775,7775;有时句中字数会有所增减,但都还是属于“山花体”的变体,与歌词结构相互配合,旋律也是由两个手段组成,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 copyright paper51.com

(2)                 白族调的白族语言又称为“白儿祜”,意为白曲,类似于山歌,因各地的语调不同,所以常常以地名为名。此类歌曲通常是在日常的生活(如放牧、打柴等)、民族节日(如三灵或耍海会)中分男腔、女腔,并由个体或者集体对唱的形式,在调式方面女腔多为五声音阶宫调式,男腔多为徴调式。女、男腔之间较多使用下五度转调,旋律为三度、四度间的跳进(有六度、八度)。

copyright paper51.com

(3)                 白族小调此类歌曲可以在家中里巷里演唱,是吹吹腔,也是大本曲曲牌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白族民众在音乐艺术上创作的才智,五声调、徴调式的交替的使用,使得旋律变得丰富多彩,形式与内容结合得很完美。

http://www.paper51.com

如:《吹到花丛中》、《荷花池边心相映》、《猜个猜个妞妞》等。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白族小调与白族调不同之处,是在于叙述的爱情内容较少,可以在家里和街巷中演唱。 copyright paper51.com

(4) 叙事歌以生活为主,有“大帛曲(或花柳曲)”,有“打歌调”,还有风俗性民歌、儿歌、哄娃娃调等。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