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思想政治 >

浅析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数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人口的质量也显著得到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的,然而从长远来看,它不可避免的给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带来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矛盾。例如: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根据2006年2月全国老年办的最新统计,“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14%,比27年前翻了一倍,并且在一个很长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列。同时,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则高于城镇10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⑤“国际社会通常把年满60岁及以上的人口称为老龄人口,把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而我国在1997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就已经占总人口的7.04%。”⑥这一切说明,中国农村不仅已经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中国农村出现了未富先老的情况,人口的老龄化带来了沉重的家庭养老负担。一方面表现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家庭规模的缩小,核心家庭的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子女数量的减少,由以前几个子女供养两个老人,变为两个子女供养两个或四个老人的现状,使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明显增加。此外,家庭结构核心化,使得家庭关注的重心从老年人转向子女,以子女为中心的家庭观念开始整合到整个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把大部分时间、精力和家庭经济收入投入到子女的成长教育中,这不仅增加了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养老的质量。另一方面,从整体上看,农村老年人的增多,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减少,而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物质财富的创造也相应减少。这样物质财富的创造在减少,而被供养的老年人在逐渐增多,也是导致家庭养老经济负担增加的原因之一。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二)人口流动对农村家庭养老中的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造成影响。

http://www.paper51.com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农村的人口流动显著增强。人口的流动,一方面,使许多农民进入城市打工、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庭的经济收入,对抚养子女和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子女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也带来了农村老年人和子女在生活上的时空分离,使子女对父母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成为空白。国内众多大规模调查表明,“在需要生活照料的老人中,百分之四十左右依靠的是老伴,百分之五十左右依靠的是子女。绝大多数老人还是希望年老后能够依靠家庭成员来照顾。”⑦可见,农村人口流动极大地影响了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生活的照顾和精神的慰藉。另一方面,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创业的大多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容易受外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信息的影响,使他们的许多人不再依赖家庭,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看重家庭和个人的责任,而是更注重追求自己的成功和个人的幸福感,从观念上影响他们对老年人生活的照顾和精神的慰藉,造成老年人生活上得不到周到的照料,精神上得的不到充分的慰藉。 paper51.com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美德的缺乏对农村家庭养老的负面影响。 paper51.com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对我国广大农村而言,一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整体增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新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如:追求个人利益、个人成功、个人幸福等,使他们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渐淡化,传统孝道观所极力推崇的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观念也日渐淡薄。如:在老年人丧失劳动力后,不能再为个人和家庭创造财富时,年轻子女就觉得年老人无用,就开始厌倦年老人,对其不尊、不敬、不爱、不养。这种观念普遍存在于广大农村的家庭养老中。此外,不尊老只爱幼,也很普遍。在农村很多年轻子女把过多的希望和资金投入在子女身上,而对其父母的养老则精打细算,使其衣不暖、食不饱。这些现象说明了传统家庭美德观越来越趋于淡化。家庭美德观的淡化,也促使传统所推崇的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观念的逐渐丧失,影响养老的质量。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三、完善农村家庭养老的几点思考。

paper51.com

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对传统家庭和伦理道德的冲击日益强烈,人们对小家庭的偏好和大家庭的冷漠成了普遍的现象,依赖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来维持农村家庭养老的可行性受到冲击。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二者面临的困境都是由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下以及农村家庭美德的缺乏造成的。因此,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低下的问题,提高农村家庭美德观和家庭成员的养老意识是解决农村家庭养老的突破口。

http://www.paper51.com

(一)扩大对农业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缓解计划生育政策给农村家庭养老带来的经济压力。

http://www.paper51.com

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的控制了人口的数量,提高了人口的质量,是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的。但,它的实施也给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农民的收入。在农业的投入方面,不仅是财政的投入,而且还应该包括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以满足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要求。如:近年来,政府推行的“三下乡活动”,要求农科所等单位,派出一些懂农业知识的专业人员下乡,向农民传授一些科学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帮助农民解决一些生产领域中的难题。这对提高农业的产量和家庭收入,减轻养老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从政策上减轻农民的负担。如:农村费改税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针对农村家庭成员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家庭收入投入到子女的成长教育中,增加了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养老的质量。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必须坚持助学贷款计划,并扩大贷出范围;高校应该完善贫困生学费减免和生活补助政策,提高奖学金数量,从侧面减轻农民负担。同时,政府要积极倡导家庭养老和其他养老方式相结合,以此来缓解计划生育政策给农村家庭养老带来的经济压力。如:自己养老。这种养老方式是指农村中有固定收入,或者是农村手工业者。他们有自己的特长,趁自己年轻时储蓄了一部分资金,到了年老时,可以用年轻时的储蓄金来满足自己的一部分生活需求,减少子女在养老中的经济压力。 http://www.paper51.com

(二)、发展地方经济,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证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呈多层次,社会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等原因,致使农村的发展与城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农业的生产成本比较高,而农产品的价格比较低,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随着户籍制度的打破等因素,导致了农民向发达城市的外流。农民的外流使其与在家的年老父母在生活上的时空分离,使得他们对父母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成为空白。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在科学合理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蔬菜瓜果的种植、花卉的栽培等。使农民工向沿海发达城市的外流转为向本地区的乡镇企业内工作。这样,一方面不造成子女和老年人的时空分离,便于他们给予年老父母在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农民工的工资,提高家庭收入。此外,政府要重视“农村老年协会”的建设和发展。农村老年协会是一个以老年人为主体,以提高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面貌为目的的娱乐组织。政府通过对老年协会的引导和建设,使老年人之间可以彼此交流、照顾,并通过组织一些娱乐性的节目,如:舞蹈、歌咏等来提高老年人的精神面貌,弥补因家庭成员的外流或家庭不和睦所导致的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的欠缺。 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