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英语 对外汉语 汉语言文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语言论文 > 汉语言文学 >

我国古典戏曲中范蠡形象流变浅析

paper51.com

 一、历史上的范蠡

paper51.com

  戏曲史上各不相同的范蠡形象,与范蠡的原型——历史上的范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既然这二者有着这样的关系,那么弄清楚历史上的范蠡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就历史上的范蠡略考其经历:据《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之正义:“会稽典录云:范蠡字少伯,越之上将军也。本是楚宛三户人,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为宛令,谴吏谒奉。吏还曰:‘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种笑曰:‘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架车而往,蠡避之。后知种之必来谒,谓兄嫂曰:‘今日有客,愿假衣冠’。有倾种至,抵掌而谈,旁人观者耸听之矣”(1)。由以上史料则可窥见范蠡的基本情况:范蠡,字少伯,春秋后期楚国宛人。而其生卒年不详。出仕之前有隐士的行为。受当时任宛令的文种引见而来到越国,投奔越王句践麾下。其后在越国的事迹在《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和《国语.越语下》都有记载。大致是越王句践被吴国打败之后,范蠡积极为句践出谋划策,帮助句践发奋图强。句践经过卧薪尝胆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终于灭掉了强盛的吴国,使越国成了中原的霸主。灭吴之后,范蠡被封为上将军。但是正当句践君臣同享胜利的欢乐时,他却超前地看到胜利带来的问题:“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而不可与共乐”(2)。于是他便抛弃了刚刚得到的显赫功名,“遂乘舟以浮于五湖”。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以上则是范蠡离开越国前的经历,而他离开了越国后,又到哪里去了呢?针对这一问题,“历史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一是《国语.越语下》的说法,‘乘舟泛于五湖,莫知其终极’。赵晔的《吴越春秋》继承此说;二是《史记.货殖列传》所说,‘乃乘扁舟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袁康的《越绝书.叙外传记》承袭此说;三是《列仙传》的说法,‘更后百余年见于陶为陶朱君。财累亿万,号陶朱公。后弃之兰陵卖药,后人世世见之’”(3)。

http://www.paper51.com

以上则是从史料中查证出来的范蠡一生的大致事迹。

copyright paper51.com

二、中国戏曲中历史故事剧的基本特征:创作中的虚与实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由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我国的历史故事戏剧的创作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其集中体现在创作中对虚与实的处理上。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正如陈抱成先生在他的《中国的戏曲文化》中所说到的:“严格说来,中国戏曲历史故事中的‘历史’,大都不过只是一个东倒西歪的变形的框架而已。某个朝代曾经有过这么一桩事件,曾经出现过这么几个颇不寻常的人物,剧作家或艺人就这么一敷衍、捏合,这便可以算作一个历史故事剧生产过程的起码格式。”(4)那么这就是说中国古代的戏剧创作是在一个大致的历史框架下,作家根据自己的爱恶、经历及取向来进行具体的情节编排和人物塑造。这一点就能使我们理解为什么我国戏剧中的一些历史人物会和历史上的并不相符、为什么对同一段历史或同一个历史人物,不同的剧作家会有不同的塑造。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陈抱成先生在他的《中国的戏曲文化》还分析到,“中国的历史故事剧之所以富于想象、虚构、和夸饰,乃是因为中国戏曲的特质所决定的。是以中国戏曲素有‘高台教化’之美名,但它本质上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媒介,奇情逸趣是它追求的实际目的,其他价值都只不过是附属的、派生的。因此它要从历史中发掘;无‘戏’的、或有‘戏’而不‘剧’(尖锐的矛盾冲突)的,不‘曲’(情节的曲折丰富)的,但必须凑‘戏’、加‘剧’、加‘曲’。也就是说,从原始故事到形成戏曲,其间必须有一个再造、重塑的环节,不然干巴巴的几点言行,何能转化为千百万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5)这是我国历史故事剧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写戏不是作史,过去的中国戏曲的编剧家也大都不具备作史的才、学、识。所以,与其说中国戏曲的历史故事剧是为古事树碑、为古人立传,不如说它是为当代文人抒情,为当代平民百姓写心。情之所钟,则赞美之;心之所向,则歌颂之。也就是说,中国历史故事剧所载负的教育、抒情功能,不是宣传信史,而是宣扬一种勾通古今、把握传统的人情物理。中国广大观众从戏曲演出中获取教益,也常常不大理论其事的虚与实、有据或无据;为他们所认同的戏情戏理,便许为典则,便可以作为律己教人的榜样。”(6)

paper51.com

由于文学有其自己独特的规律,“比起史书的重‘理’来,历史剧是更加唯‘情’的。所以,它的‘书法’远比史官们的记事走得更远。”(7)正是在这样的虚与实的关系中体现出了是我国历史故事剧的主要特征。 http://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