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英语 对外汉语 汉语言文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语言论文 > 汉语言文学 >

弥渡花灯唱词的艺术价值

    弥渡从遥远的古代中走来,经历了古驿站带来的喧嚣、兵家长期征战以及以后的屯兵、开疆移民活动,在深邃的历史长河中滞留了人民的丰富情感,也沉淀着弥渡数不清的山歌小调。 paper51.com

    弥渡历史悠久,是云南花灯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这里东接昆明,南往临沧、思茅,西赴瑞丽畹町,北至丽江,古称“六诏咽喉”重要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纵横交错、铃声不断的古驿道和喧嚣的茶马驿站,至今,依稀可见的白崖(今红岩)、隆庆关、密祉等古驿道,留下了兵家征战的刀光剑影,也留滞了马帮驮来的中原文化。 copyright paper51.com

一   弥渡花灯简介

copyright paper51.com

弥渡花灯的历史活动,据老艺人讲,大约可追溯到唐朝。所谓“灯从唐朝起,戏从唐朝来。”但已无据可考。一说花灯从明洪武年间传入弥渡,即弥渡花灯之乡的龙虎将军李清宇随师征滇、至弥渡屯兵屯田就带来了花灯,这也无据可查。较为可靠的说法是,弥渡花灯始于清乾隆年间,据《赵州志》民俗载:“元宵多于飞来寺烧香,弥渡则聚太平山、铁柱庙或温泉,夜则张灯踏歌为乐。”(一册卷一,乾隆丙辰元年夏四月序)这里说的太平山、铁柱庙和温泉,皆为弥渡花灯之乡、汉族聚居之地,并非彝族踏歌。特别是温泉的马房,是弥渡清道光年间花灯最热闹的地方。由此可见弥渡花灯始于清乾隆年间的说法较为可靠。到了清道光年间,弥渡花灯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毕玉龙、段吉源等著名的老艺人并已演唱《二狗争风》、《柳荚晒鞋》、《张先桥访亲》等折子小戏。至清末民国初年,是弥渡花灯的全盛时期,全县城乡广为普及,大多数乡村都有业余灯班,各个灯班相互竞争,自成风格。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弥渡花灯传统节目(包括唱调类)大约有250个左右。从内容上看,弥渡花灯剧目多数反映婚姻爱情、礼仪习俗、节日趣闻。如《张先桥访亲》、《陈舅接姐》、《瞎子观灯》、《蠢子拜年》、《普漆匠招亲》、《斗城乡》等等。这类剧目基本上没有社会矛盾冲突,没有曲折故事情节,亦无重大事件,更无英雄人物形象。故事从平常而有趣的生活小事切入,剧情缓缓展开,讲的多是接姑娘回娘家过年关灯,同媳妇到娘家回门,请媒人相媳妇,给老人祝酒拜寿等;唱的多是“爹也黑,妈也黑,养个儿子一定黑”、“一出门来笑哈哈,送送婆娘回娘家”等等。有相当一部分庸俗无聊。然而,它却反映了当时弥渡的经济生活、社会风貌、人情世态,也反映了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对自然风光、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当然,也不乏从平淡的事件之中投射出了阶级社会中的贫富悬殊和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这类剧目最能代表弥渡花灯的特点。 copyright paper51.com

另一类剧目,有明显的思想倾向,强烈的爱憎观念。《梦中哭竹》、《目莲救母》、《刘海砍柴》、《安安上学》提倡孝悌为先,尊师敬长;《吴汉杀妻》、《二狗争风》、《桑园试妻》、《偷龙转凤》谴责偷情不轨,宣扬尽忠守节;《张三卖草李四卖线》、《裁缝偷布》提倡为人规矩正派,嘲讽穷赌烂酒;《山伯访友》、《三相亲》、《拐干妹》批判封建礼教,提倡纯美爱情;《刘海戏婵》、《闹花园》、《老皮赌钱》表现因果报应,劝人行善狭义。这类剧目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从传统道德观念出发,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较明显,有的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http://www.paper51.com

第三类,抗战戏剧。四十年代初,弥渡或新编创作,或改旧套用演出了一批具有积极意义的花灯剧。如《难民花鼓》、《送郎从军》、《日本天皇入地域》、《苏翠英卖黄粉》等等。这类剧目虽然只占弥渡花灯剧目的百分之二、三左右。但在当时宣传了抗日,鼓舞了士气,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震动。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