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英语 对外汉语 汉语言文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语言论文 > 汉语言文学 >

从《玉娇梨》看佳人形象的审美意义

paper51.com

明末清初时期文坛中出现了一大批才子佳人戏曲小说,当我们看到的这些佳人女性将当时的文坛装饰的如诗如画。她们往往集貌、才、情于一体,汇智、胆、德于一身,给我们呈现出了一道道奇艳多彩的风景线的:貌美多才,柔情似水,善解人意,高雅脱俗的女性形象,犹如一朵朵盛开在文苑的花朵。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一、       文学女性形象——“佳人” http://www.paper51.com

“佳人”一词,以前在汉魏诗歌中可用于男女两性。如:曹植《闺情》:“佳人在远道,忘身单且茕”,《种葛篇》:“行年将晚暮,佳人怀异心”,“佳人”谓男子:而《杂诗》:“南国有佳人,荣华若桃李”;《美女篇》:“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谓女子。但是后来的“佳人”,一词一般专是美女的称谓了。此意的使用很早就出现在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之中:“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 ;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汉代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宋朝苏轼的《虢国夫人夜游图》诗:“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踏飞龙。”金代董解元在《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中有:“右壁个佳人举止轻盈,脸儿说不得的抢。”明代的李攀龙《七夕集元美宅送茂秦》诗:“仙吏挥金椀,佳人罢锦梭” 。“以‘佳人’指称美女这一用法持续了相当长的时期,一直到明末清初。”(1) 而且一般没有身份的限制。 copyright paper51.com

在这里的“佳人”我们取后起的“才子佳人”的意思,用来指在恋爱关系上登场而在价值评判上正面的女子的形象。在唐传奇中便出现了描写士人阶层中的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传统的名门淑女也经过这一途径被改造为佳人形象,其经典代表作有元稹的《莺莺传》。在唐传奇中,佳人形象如霍小玉、李娃、崔莺莺等,往往他们的美貌是才子们选择她们的主要原因。着重强调美色这一单一素质,所以这里的“佳人形象”只不过是美人的代名词而已,其作为传统的佳人形象,并且一直持续到明末清初。

http://www.paper51.com

二、新的佳人形象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从明清之交的《玉娇梨》、《女才子书》、《两交婚》等书开始,文人作家在佳人的塑造上增加了更多的理想化色彩。作家根据个人心理欲求与时代审美趣味,对构成佳人形象的性格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使其焕发出一种崭新的性格风貌,这就与以往文学中的佳人形象有所不同了。 http://www.paper51.com

在明代末年天花藏主人的《玉娇梨》小说描述了才子苏友白和佳人白红玉、卢梦梨的恋爱婚姻故事。在小说中就什么是佳人,在小说第5回中,主人公才子苏友白对什么是他心目中的佳人,发表了一番别具一格的见解。他说:  copyright paper51.com

“有才无色,算不得佳人;有色无才,算不得佳人;即有才有色,而与我苏友白无一段脉脉相关之情,亦算不得我苏友白的佳人。”(2)

paper51.com

这可以代表了明清文学家对佳人形象的基本认识:作为一种文人的“女性理想”人格,佳人形象应该具有“色”、“才”、“情”三种要素,三者鼎足而立,缺一不可。色、才、情三者并存,这既是文人的自我形象的本质特征,也是理想的至情人性的文化意蕴。那么,色、才、情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copyright paper51.com

(一)佳人之色

copyright paper51.com

佳人往往具有天资国色的容貌,动人魂魄。色,当然首先是有美丽的外表,娇柔的体态等,美色本来就是男女性爱的基因之一,中国以前在《诗经》在就有了“子都”,“硕女”等美称。在明清文学作品中的佳人形象,她们大多数都有着绝美的容貌和多姿的体态,她应该首先是一位美女。女性的外貌和形体的吸引力在男性择偶心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佳人的外在美成为吸引才子的第一要素。

http://www.paper51.com

元明清戏曲小说家常常习惯于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樱唇柳腰”等这类的词语,对独具一格的美貌的发现和刻画。使得佳人们个个生得美如珠玉,秀比兰芝,洁似冰雪,淡若云烟,致使才子一见,立即神魂相颠。《娇红记》第三回中,申纯见王娇娘,就不禁赞叹:“呀,这妹子长得凭般好也!”“美花容云霞满裳,天然国色非凡相……猛教人魂飞魄扬,猛教人心迷意狂”。

copyright paper51.com

 “郎才”和“女貌”是男女双方相爱时各自的标准, “小娘子爱才,鄙夫重色,两好相映,才貌相兼”。(3) 吴门拼饮潜夫《春柳莺序》说:“情生于色,色因其才,才色兼之,人不世出。所以男慕女色,非才不韵;女慕男才,非色不名。二者具焉,方称佳话”。

copyright paper51.com

 明清文学家首先充分肯定了人情必好色这一点,说:“美色当爱也,美色而不爱,非人情也;爱而不深惜护持,非情种也;爱而溺者,人自溺也,于美色何罪焉!”(4) 而且他们还认为,美色不仅仅是倾国倾城的相貌,更是美好的内才与中情的显现:“人只患无才耳,若果有才,任是丑陋,定有一种风流,断断不是一村愚面目,此可想而知也。”(5)  佳人的美,不仅仅在于娇美的相貌,也要有丰赡的才情,即使相貌略逊一筹,若才情洋溢,也能形之于面目,流之于体态。明清文学家的这一认识无疑比唐传奇作家大大前进了一步。在他们对美色的揄扬当中,跳跃着闪光的时代鲜明的思想火花。 http://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