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思想政治 >

简论“天人合一”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

    儒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贡献最为引人注目。《周易》最初的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些自然界最重要的物体(现象),进而代表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表达了祖先对大自然的一种直观的认识。《易传》有“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上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文言传》),意思是说:天地最伟大的德行是生养万物,圣人应该善待宇宙间的一切生命,让天地万物永葆生生不息之活力,并将此提升到大德的高度。孔子的“仁者乐水,智者乐山”(《论语·雍也》)、“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不孝也”(《礼记·祭义》)等,把自然界的山、水、生物与“智”、“仁”、“孝”等美德联系起来,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伦理关怀。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把仁者爱人扩展到爱物,并主张对自然资源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认为如果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就会丰富,反之,就会枯竭。张载首次提出“天人合一”命题:“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易说·系辞上》)认为圣人因为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而掌握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因为掌握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能正确的认识自然,达到人的认识与世界的统一。并在《西铭》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篇》),把百姓视为同胞兄弟,把自然万物视为伙伴朋友。因此,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非常重视人的道德扩展和道德自觉,其最终目的是“参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

paper51.com

    道家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另一个重要代表学派。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天与人皆源于道,二者是统一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有机部分,认为人于自然都遵循着道本身的运动规律而“周行”。“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第25章),人要明智地按自然行事,不按自然规律而轻举妄动就会招致凶险的结果。要使人的行为不违反自然规律,必须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无止境地开发利用自然。庄子也主张以道观物,反对以“我”观物,反对人类的妄自尊大,以自己为中心。他所推崇的圣人,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以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由此可见,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崇尚自然,主张师法自然、以人合天。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