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舞蹈学 艺术教育 艺术设计 音乐 体育 美术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文体论文 > 体育 >

新平县扬武镇彝族烟盒舞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趋势研究

1  新平县彝族烟盒舞的民族文化概况

1.1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地处哀牢山中段西部的红河流域,总面积422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为3169米,最低为422米。全县总人口26万多,辖12个乡镇,即6个乡6个镇,其中有4个热坝镇和8个非热坝镇。早在春秋时期,今新平县境内漠沙戛洒江流域就有人居住。新平作为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891年),历史上,新平和新化州都隶属于临安府(今建水)管辖。康熙4年(1665年),拆新化州并入新平县。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自治民族为彝族和傣族,其他世居民族有哈尼族、拉祜族、回族和汉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0.3%。新平县有彝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回族5种少数民族,别的少数民族是因为工作、婚姻等迁移到新平县来的,在新平县没有聚居村寨。其中扬武镇东临石屏,南邻元江,北接峨山,西连新平县城,国道213线和323线横穿集镇,距离昆明170公里,距离某某红塔区70公里,距离新平县城39公里,是全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重镇和某某25个小城镇试点建设乡镇之一。扬武镇辖10个村委会,99个自然村,106个村民小组,2004年底,全镇有6796户共20920人,其中彝族人口占70%以上。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2云南省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有着“烟盒舞之乡”之称的它地处云南省滇中腹地,是一个彝族聚居的乡镇,现居住在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彝族有聂苏、纳苏、山苏、车苏、腊鲁、米俚、拉乌、倮倮、密查、蒙化、罗武等不同支系。目前,新平县彝族最盛行的节日是火把节、春节和端午节,在这样的节日庆典中,为了传播彝文化和推广彝族传统体育,发挥其娱乐性和竞技性。彝族人举行表演性强的跳乐、荡秋千、烟盒舞和竞技性较强的陀螺、摔跤、斗牛等传统体育项目,使彝族传统体育在浓浓节日气氛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彝族人民每逢婚嫁喜庆,农闲节日,彝家儿女就载歌载舞,围成圈绕着火堆跳起了彝家的烟盒舞。其歌唱的内容和舞蹈形式各式各样,从其曲调和歌词中唱出了彝家人的生活内容,唱出了青年男女的柔情蜜意,唱出了民风民俗,唱出了社会主义的和谐旋律。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2  扬武彝族烟盒舞的历史渊源

copyright paper51.com

2.1扬武彝族烟盒舞的前生源于彝族花鼓舞 paper51.com

   关于这种复杂且极富特色的烟盒舞的来源,有一种较普遍说法是起源于鲁奎山彝族花鼓舞。鲁奎山一带的彝族跳鼓舞的时间很长,据明朝《石屏县志》卷二十三载,“邑人袁润有诗云:‘岭以栖霞志,林深任尔樵,同来忘况瘁,共唱乐逍遥,拍板旁敲斧,依腔复弄箫,高山才一曲,韵查入云霄’”。据说这是袁润在城里住腻了,从石屏来到扬武鲁奎山上游玩时,见到鲁奎山上的彝族砍柴人在山野唱歌跳舞时的感怀之作。鲁奎山彝族花鼓舞主要流传于扬武镇东麓彝族,一般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跳,它的产生与彝族群众的繁衍生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明朝时已是相当盛行。透过袁润的诗,可以看出鲁奎山的彝族在明朝时期就有以鼓伴舞的习惯。扬武当地有一种说法,彝族群众外出劳作时,带鼓是不方便的,但要有伴奏才能起舞,于是他们开始寻找配乐的替代物,想到了以斧头敲击木板,以手拍击木板的响声来代替鼓声起舞的方法。袁润的诗句“拍板旁敲斧”就是彝族群众寻找鼓的替代物的一个佐证。在这个过程中,烟盒开始逐步走入人们的视线。2.2扬武彝族烟盒舞应运而生 copyright 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