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舞蹈学 艺术教育 艺术设计 音乐 体育 美术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文体论文 > 美术学 >

浅析现当代云南版画的现状

引言

晁楣说:“云南版画的崛起,是八十年代中国版画创作的重大事件。云南版画家在表现本地区特定生活的艺术实践中,以可贵的独创精神,闯出了一条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新路,展现了一种新风格、新气派。云南版画的突出成就,打破了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版画创作实力划分的既定格局,为中国当代版画创作的发展和多样化进程做了卓越贡献。”可见,云南版画从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到今天,可说是闯出一条中西结合的新路。“美丽、丰富、神奇”的云南版画可与江苏、四川、黑龙江相媲美,之所以会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云南是人类祖先的发源地之一,版画可追溯到唐、宋时代的大理国,还有26个处于不同文化发展形态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各地区还有不同的民情民俗,节庆礼仪。我省版画家一面从当地民族生活与大自然中去挖掘题材,一面从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中汲取宝贵营养。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深厚的艺术积淀,远古的陶石造型、岩刻,奴隶制时代的青铜艺术,蜀汉的碑刻、壁画,离奇的民间工艺品,各种各样的民族服饰,都给云南的版画艺术家以震撼,使其产生借鉴的灵感与创作的冲动。加之,1982年,云南艺术学院毕业了一批基础较好的版画专业的学生李小明、何永坤、郑旭等,于是云南有了一批老、中、青结合的强有力的版画创作队伍,为云南版画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其次,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版画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当时国内的文艺家们对“文革”记忆优新,题材决定论已不能再束缚画家们的思路,这就给云南版画家提供了随心表现生活,表现视觉审美的空间。加之西方艺术观的输入伊始,暂未被人接受或者尚未引起重视,云南版画家们就是分析了这些原因,结合本省的优势形成了“美丽、丰富、神奇”的云南风格画派。     再次,“绝版”的运用,使云南版画在全国获奖有直接的关系,“绝版”油印套色木刻使原来的凸版技术嬗变为一种凸凹版相结合的技法,从而增长了“印痕”要素在整个作品中的比重,使绝版木刻有着透叠、斑驳、凝重的丰富色彩和肌理效果。无论是刻板,或是印刷,始终体现着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原理及戏剧性的审美价。在智慧与汗水的凝聚过程中,有偶然,也有必然,跌宕起伏,鳞次栉比,于是在二维的平面上呈现了三维的色彩丰富艳丽的立体版画,并使之赢得声誉。这是中西方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和西方美术观念、形式不断冲击并影响云南的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美术》在“绪论”中说:“80年代中期,是美术走向新的繁荣,同时也出现了纷乱状态的时期,美术创作呈现为思潮迭起,群体林立,流派纷呈的局面,这种前所未有的局面是新时期美术的第二阶段。”这样的话指云南版画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也是恰当的。进入90年代,由于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发展脱离经济。但是云南的版画家们也不甘示弱,不受名利的诱惑,仍坚持版画创作。他们在观念上更新,在理性上思考,在技巧上创意,并与其它省份举办展览,交流意见,同时在地区上创办版画院,如曲靖版画院,思茅的版画基地等。     社会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是多元的,艺术的一律性是其发展的最大障碍。云南的版画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表现出来的对版画创作的多层面发展,还体现了云南版画的活跃,如李忠翔先生创作的版画充分运用木印,粉印技术,造型上摒弃絮繁,抽象与具体相结合;郭游的版画把自然、生命循环变化的思索融入天空、大地、山川之中,向人们陈述了古老的哲学思想与自己的感悟;张晓春的作品善于用金色、红色谱写人们生活的向阳面,色彩富丽辉煌,明快夺目的《黄昏的对白》,最能说明他的表现意图。虽然有那么多的优势,但是云南版画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云南艺术学院史一教授认为:“云南版画还是发展中国家”。同时,我们一定要定位好。由于云南版画起步晚,只有两代人,比起其他版画大省,比如江苏省,首先有江南水乡的地理优势,适合搞版画水印,明代就有《十竹斋笺画谱》的水彩套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并且江苏还有国画的传统像吴门画派、明四家、金陵画派,水印版画的韵味与国画有近似之处。始终在全国版展中不衰,因此,我们还有许多不足。造成云南版画队伍收缩的原因有经济大潮流冲击,艺术思潮混乱的影响等因素。因而我们必须找问题,求发展。云南版画家们虽然有群体意识,但要提倡具有个性化的东西,同以前的“风情时代”划开界限,应当强调作品的学术性,增强作品的精神内涵,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并且要以真诚之心对待版画艺术。此外,还要研究版画的特殊意义,美术创作离不开理论指导,没有理论和观念的突破,就没有创作的突破。因此,云南版画要多次召开研讨会,还有就是现在我省许多青年版画工作者,艺术功力,文化底蕴不足。版画家们需要添加各方面的营养与动力,才能创作出具有划时代的佳作。    全球化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不断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文化思维。个性体验与城市化浪潮带来的影响在画面上也有现实的呈现。结合我省及我国的文化参照,如今我省的版画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在“全国第十七届版画展”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云南版画还是以90年那样原始的创作风格出现在展览馆中,而社会的发展,尤其以综合版的居多,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下的PS版开始上升,获奖不少。因此,我们是否联想如果云南版画在这样发展,那么只能走向下滑?云南版画家们应该认真反思一下,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环境,结合社会,人文精神,创造更多的艺术品。    云南版画家要正确认识版画自身的问题。     第一,在现当代的时代变革与文化转型中,版画发展缺少理论建设上的创新与严肃的批评介入,版画创作没有明确的艺术主张与精神导向。第二,版画家的身份意识过于迷恋,作品缺少内在的精神含量。第三,版画学术活动组织方式较为落后。之所以落后,主要是评奖中的“游戏”规则还遗留着计划经济大锅饭时代的印记,这无疑降低了版画展览的学术标准的权威性,难以引起艺术界的关注与大众的兴趣。第四,有限的制作技术条件制约了版画的纵深发展。与其他绘画形式相比,版画对制作的技术要求较高,在版画的创作过程中,有时技术占决定性因素,况且不同版画制作的工艺也不尽相同,所涉及的工具材料的匮乏和印刷设备的简陋,分散了版画家有限的精力,客观上也制约了版画的发展。至此,构建新型的版画理念,明确现当代版画的精神走向与文化定位,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近年来,版画越来越注重表面的整洁和画面的修饰,虽然改变了以往的技艺粗糙,印刷不细的弊端,但不能不看到,随之而来的是,因对形式的曲解和误判,我省的一些版画家的创作仅仅停留在外表的艺术层面,对于技术性制作的过分注重,对印痕效果的热衷和陶醉,刻意的画面工艺设计已成为其追求的最高境界,越来越将版画引向“印刷品”的境地。作品的形式逐渐表面化、肤浅化,成了仅具有光滑漂亮的表层包装而已。因此,形式感不是工艺的精细和表层的包装,而是视觉审美精神的更新,更是视觉思维的拓展。作为一名版画家,要特别注意版画是一种绘画,离开绘画,将其丧失生命力。所以,追求绘画性理应是版画家的必然选择。现在我省有些搞版画的工作人员,不问青红皂白,盲目地模仿因袭,丢弃了东方天人和一、博大和谐的民族精神,步人后尘地在制作上大做文章。结果,消解了传统画面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越来越使版画丧失内在的因素,最终会将版画推出绘画艺术之外。 http://www.paper51.com

copyright paper51.com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