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舞蹈学 艺术教育 艺术设计 音乐 体育 美术学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文体论文 > 音乐 >

浅谈某某花灯的创新与发展

一、       某某花灯发展及现状的认识

copyright paper51.com

1.1 某某花灯的发展过程 copyright paper51.com

1.1 .1某某,素有“花灯之乡”的美称。某某花灯,是云南花灯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它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姿的表演方式,成为云南地方剧种的一支奇葩。某某花灯的兴起,追溯古远,自明代以来,为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某某即已时兴“迎土主神”的“社火”风俗,届时人门载歌载舞,迎接“土主”,“土主”到哪村,哪村就唱灯演戏,热闹非凡,并逐步形成遍及城乡,老幼皆会哼唱,“花灯之乡”因此而得名。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1.2 某某花灯最初名“唱灯”。 据明朝文学家陈鼎《滇南黔记》中载:“滇中民族杂甚……每逢年节,大多就村场聚集多人,相对而歌,相对而舞……名曰唱灯。”“唱灯”这个名称便一直保留至今,最初的唱腔主要以江南小曲和一些省内外的民歌为基础,还夹有明清时代的通俗曲调以及少数洞经、佛经的曲调。

http://www.paper51.com

1.1.3明末清初,以祈神为主的社火观灯活动逐渐向以贴近大众生活为主的演唱转变。由于这种“相对而歌”的小演唱多在过年过节时表演,在表演的同时多伴以自发性较强的舞蹈,歌舞性较强,多用“跳步”、“崴步”,所以当地又叫“崴花灯”。这一时期的花灯,由小唱、歌舞转入有一定人物和简单情节的小戏,人们把这一时期的花灯称之为“老灯”。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1.4民国时期,花灯创作开始流行用老的曲调歌唱新的事物,从而产生了“新灯”。花灯剧《双接妹》的产生,标志着某某花灯从此进入“新灯”时期。从剧目、唱腔、锣鼓、表演等方面向滇剧学习借鉴,曾出现“亦滇亦花”的“灯夹戏”。由于各灯会,灯班之间的竞争,促进了花灯本身的改革发展。这一时期的花灯,剧目丰富,有《蟒蛇记》、《白扇记》等传统大戏,也有《张小二从军》、《茶山杀敌》等反映抗日救国斗争的剧目。此时的某某花灯,在唱腔上创新改革,产生了一大批很有代表性的花灯调。“新灯五大调”-- [走板]、[道情]、[虞美情]、[全十字]、[五里塘] 就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花灯调。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1.5建国后,某某成立了某某花灯团,某某其他各县也成立了各种花灯文化工作站。这一时期,某某花灯工作者们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整理出了《玉药瓶》、《锤金扇》、《闹菜园》、《莫愁女》等一大批传统剧目,当然,在对传统剧目的发掘和整理的同时,也编演了一大批如《刘胡兰》、《军营小院》《情与爱》、《金银花·竹篱笆》、《卓梅与阿罗》等精品剧目,在国内乃至国际舞台上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1.2某某花灯的发展现状 paper51.com

如今的某某花灯发展趋势呈大众化、娱乐化和健身化。在某某的公园,村寨,广场,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表演。在专业剧团方面,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花灯表演者,如某某花灯团的杨丽琼, 1991年在《情与爱》中饰秀兰,获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表演二等奖。某某花灯团团长严伟,2001年导演了大型花灯剧《五彩河》获文化部颁发的最佳剧目奖。作曲家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借鉴和吸收现代音乐,拓宽了某某花灯的表现手段;创作的一些新腔格、新版式、丰富了某某花灯的声腔;乐队中民族乐器、西洋乐器以及电声乐器的各种组合编制,拓展了某某花灯的伴奏形式。但是,由于某某花灯在地方戏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创新发展的水平如何,直接关系一个剧目乃至整个剧种的艺术风貌。因此,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虽然近年来,某某花灯的发展蓬勃向上,但并未达到质的飞跃,还缺乏能代表某某花灯,并且有脍炙人口的唱段可流传的经典剧目。一方面我们对优秀传统的认识、继承不足,更多则是匆忙之中得失与成败参半的创作呈现;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失去了五、六十年代曾经有过的、对花灯音乐事业的人力的投入。当前很多花灯学者认为,正确地认识当前某某花灯音乐的创作现状,针对创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策略,对于促进某某花灯艺术的创新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copyright 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