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无忧网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设计|计算机毕业论文
栏目导航 地理科学 化学 生物科学 数学 物理 代写论文
当前位置: > 理工论文 > 地理科学 >

元江县哈尼梯田文化与土地利用模式的关系

1.1.1  自然因素的作用

哈尼人多居住于亚热带山区,此区域内立体气候显著、雨热同期,且高山峡谷相阻隔,形成了由山地、河谷或坝区组成的自然生态区,哈尼人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情况,开垦了大量的梯田,并世代致力于梯田稻作文化的运作。元江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的哀牢山区,属温和多雨、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此区域内的水热条件组合适宜水稻种植,而山高谷深、立体气候显著等自然特点则成为梯田建设的客观条件。当地的自然环境为梯田的开垦创造条件,体现了自然因素对梯田文化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paper51.com

1.1.2人文因素的作用 copyright paper51.com

哈尼文化的发展过程是哈尼人在迁徙中不断与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其梯田文化的形成也源于哈尼文化与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据专家考证,哈尼族与彝族同源于古代羌人,原先游牧于青藏高原,以游牧为主,后逐渐南迁于云南,分两路途经滇池、洱海迁徙至元江西侧的哀牢山和西双版纳、澜沧江流域及老挝、越南、泰国的北部山区居住,在其南迁途经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时,受当地土著民族的影响,开始学会了耕种田亩[1]。元江县哈尼人属南迁云南的两路古代羌人中的一支,在迁徙过程中通过民族融合学会了梯田耕种,这是人文因素在梯田文化形成中的影响因素之一。此外,哈尼人的饮食习惯等人文因素,无不对梯田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1. 2  哈尼梯田的分布

http://www.paper51.com

云南境内的哈尼人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元江、澜沧江两江中间地带,海拔高度约为1000m——2500m的半山区,哈尼梯田则集中于哈尼人聚居区(如图1)。元江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东经101°39′—102°22′和北纬23°19′—23°55′之间的红河谷中,是哈尼梯田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其梯田多分布于半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土地肥沃的地区,如那诺乡、羊街乡、羊岔街乡、咪哩乡等几个地方,其中以那诺乡和羊街乡的梯田分布最为集中和典型[2]。 paper51.com

http://www.paper51.com

                   图1. 哈尼族历史和现状分布区域简图

http://www.paper51.com

1.3  哈尼梯田稻作模式 内容来自www.paper51.com

哈尼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梯田文化的开创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表现。梯田的形成受当地的地形、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是适应当地山高谷深、立体气候显著等自然环境条件的一种稻作模式,这种稻作模式具有的独特生态特点,有利于人地协调,属于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paper51.com

1.3.1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paper51.com

    哈尼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为:注重构建森林生态良性系统,注重其村寨的空间布局平衡,注重对梯田生态的永续利用等等。哈尼人的生产活动以梯田稻作为中心,梯田依山势而筑,有利于防止山地水土流失;其灌溉系统充分利用山间泉水、溪水及降水资源,引水、蓄水灌溉;广泛使用人畜粪便及绿肥肥田是梯田施肥的主要特色,这些都体现了梯田从垒筑到运作的各过程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http://www.paper51.com

1.3.2 受当地特定的地形、气候环境影响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决定了哈尼人居住地的农业发展不能按平原模式,于是哈尼人巧妙利用特殊环境下的水资源循环系统,把平原地区的耕作模式移植到高海拔的哀牢山区,在哀牢山开创了数百级水田,依山迭层而上的水田,实现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梯田稻作模式,这种模式成为了山地农耕文化的典范。

内容来自论文无忧网 www.paper51.com

------分隔线----------------------------
联系方式